免責聲明: 本頁面所展現(xiàn)的信息及其他相關(guān)推薦信息,均來源于其對應(yīng)的用戶,本網(wǎng)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(nèi)容、 版權(quán)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核實后進行刪除,本網(wǎng)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(quán)。
其他類似問題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8
匿名用戶
2021-12-10
臘八粥,又稱“七寶五味粥”,是由多種食材熬制而成的粥,也叫七寶五味粥,其傳統(tǒng)食材包括大米、小米、玉米、薏米、紅棗、蓮子、花生、桂圓和各種豆類(如紅豆、綠豆、黃豆、黑豆、蕓豆等)。到了宋代,逐漸形成在“臘八”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(xí)俗,并延續(xù)至今,臘八粥也成為百姓日常享用的傳統(tǒng)美食。
匿名用戶
2021-12-10
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,爭奇競巧,品種繁多。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,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,如紅棗、蓮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杏仁、松仁、桂圓、榛子、葡萄、白果、菱角、青絲、玫瑰、紅豆、花生……總計不下二十種。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,就開始忙碌起來,洗米、泡果、撥皮、去核、精揀。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,再用微火燉,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,臘八粥才算熬好了。 更為講究的人家,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、動物、花樣,再放在鍋中煮。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。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,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,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,桃仁作為獅腳,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。然后用糖粘在一起,放在粥碗里,活像頭小獅子。如果碗較大,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。更講究的,就是用棗泥、豆沙、山藥、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,捏成八仙人、老壽星、羅漢像。這種裝飾的臘八粥,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。臘八粥熬好之后,要先敬神祭祖。之后要贈送親友,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。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。吃剩的臘八粥,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,卻是好兆頭,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。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,那更是為自己積德。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(shù)的作用。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,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,相信來年多結(jié)果實。臘八這一天,除了祭祖敬神外,還有悼念亡國、寄托哀思。
匿名用戶
2021-12-10
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(jié)用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,還叫做七寶五味粥。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,后經(jīng)演變,加之地方特色,逐漸豐富多彩起來。臘月最重大的節(jié)日之一,是十二月初八,古代稱為“臘日”,俗稱“臘八節(jié)”。 從先秦起,臘八節(jié)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、祈求豐收和吉祥。據(jù)說,佛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,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(jié)日,稱為“佛成道節(jié)”。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(xí)俗。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最早開始于宋代。每逢臘八這一天,不論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臘八粥的風(fēng)俗更是盛行。在宮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從宮女賜臘八粥,并向各個寺院發(fā)放米、果等供僧侶食用。在民間,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,祭祀祖先;同時,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,饋贈親朋好友。臘月節(jié),農(nóng)歷十二月,人們習(xí)慣稱為“臘月”。據(jù)說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以后,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“臘月”。而“臘”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(xiàn)。